|
|
文章來源:無錫市蘇橋特種鋼管有限公司http://www.tutunesonalin.com | |
“北溪項目”是俄羅斯向歐洲輸送天然氣的“生命線”!這條維系歐洲與俄羅斯能源策略架構的生命線——北溪-1和北溪-2,居然在一天(26日)之內,在同一水域內發生三次爆炸。 從概率上來說,如此重要的戰略項目,在現有技術下發生泄漏和爆炸的概率是非常之低的。 尤其是,同一天同一海域,發生兩次爆炸。 令人難以置信! 所以,丹麥首相弗雷澤里克森堅信: “北溪”天然氣管道泄漏并非“事故”,而是人為的“蓄意破壞”。 瑞典專家也根據現場的爆炸狀況,做出判斷——破壞者至少“用了100公斤TNT”。 “兇手”是誰? 目前,歐盟和相關國家已經對此展開了調查。 能源生命線被炸,憤怒的歐盟已經表示: 將對肇事者報以“最強烈的反應”。 02 北溪是誰炸的? 北溪項目出事兒之后,美國總統拜登的一個講話視頻忽然火了。 在一場記者會上,拜登威脅道: 如果俄羅斯“入侵”烏克蘭,那么,美國就會摧毀北溪項目。 有記者問: 可是北溪二號其實在德國掌控之下,你準備怎么做?” 拜登眉毛微微一皺,旋即散開: “我保證,我們說到做到(I Promise We Will Do It 。 無獨有偶,還有一則消息值得關注。 就在今年6月份,有新聞報道: 美海軍在丹麥博恩霍爾姆島附近進行了BALTOPS 22 演習。 詭異的是,在演習期間有士兵的訓練內容之一,就是為水下任務活動提供炸藥(TNT)。 而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北溪項目發生爆炸的地點,恰好就在博恩霍爾姆島附近。 難道,這又是一次美式極端巧合? 03 動機,是支配行動的關鍵! 客觀說,摧毀北溪項目,美國是具有動機的。 北溪項目連接的兩端——俄羅斯和歐洲,都有足夠的理由去建設和維護這條重要的天然氣運輸線。 因為在歐洲寒冷而漫長的冬天,很大一部分國家都需要仰仗來自俄羅斯的天然氣抵御嚴寒。 尤其是北歐和西歐諸國,依賴俄羅斯的天然氣調整了國內的能源戰略結構,不但降低了能源消耗成本,還在生態保護領域變成了環保模范。 而另一端的俄羅斯,則需要將國內充沛的天然氣和石油及時轉化成具備世界購買力的美元和歐元。 除此之外,能源的緊密聯系使得歐洲諸國和俄羅斯在戰略利益上捆綁得越來越緊。 一旦“北溪-2號”建成啟用,就綁定了供應國、消費國,俄歐的政治和外交將直接與天然氣供應相互影響。 甚至俄歐之間緊張的政治關系也將因此得到緩和。 而這一切,都恰恰不是美國愿意看到的事情。 因此,北溪項目從設計到上馬開始,就一直命運多舛,前途不明。 關鍵的原因就在于美國在這一問題上的態度——竭力反對。 為了阻擾該項目,美國甚至不惜專門通過《2020財年國防授權法案》,對參與北溪-2項目的單位和個人實施嚴厲制裁。 最終,導致本應在2021年9月份竣工并投入使用的北溪-2項目,至今還未發揮任何作用。 在歐洲人看來,只要北溪項目的管道還在,那么重啟項目的希望就在。 但近兩年,德國國內要求啟用“北溪-2”項目的呼聲逐漸高漲。 就在9月25日,德國北部城市盧布明還舉行了大規模的游行。 有不少人舉著俄羅斯國旗,要求政府迅速啟用“北溪-2”天然管道,并要求結束對俄羅斯的能源制裁。 揚湯止沸,不如釜底抽薪! 美國明白,掐住能源,就是扼住了歐洲獨立自主的咽喉,捏住了俄羅斯緩解經濟壓力的脈門。 04 美國,深知能源的重要性,也是通過能源操控全世界的高手! 美國戰略家、前國務卿基辛格說過: 誰控制了石油,就控制了所有國家; 誰控制了糧食,就控制了人類; 誰控制了貨幣,就控制了全球經濟。 他們是這么說的,也是這么做的。 縱觀美國的經濟騰飛史、對外關系史,無一不與能源息息相關,能源戰略對美國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 甚至可以說,冷戰之后的美國,正是依靠著能源戰略打造了美國世界霸權的根基。 隨著蘇聯的崩潰,世界范圍內已經不再有軍事上美國值得一提的敵人。 而隨著“布雷頓森林貨幣體系”的崩潰,美元的經濟霸權卻面臨著重大危機。 美國需要控制全世界,更需要重塑美元國際財富收割能力。 這時候的美國意識到,鞏固美國霸權地位,應對各種國際斗爭的關鍵是: 能否控制石油這一戰略性資源,進而去控制各國的經濟運行。 意識到了“硬通貨”石油資源的重要性,美國貨幣政策從黃金開始往石油上傾斜。 1974年,美國與沙特簽訂協議,宣布向沙特出售軍事武器,并且保障其國土安全。 作為回報,沙特則必須接受美元作為石油出口唯一的計價和結算貨幣。 同年12月,美國與OPEC其他成員國也逐一達成協定。 “石油美元霸權”體系正式誕生。 05 誰要挑戰這個“石油美元霸權體系”,美國就會不遺余力去攻擊誰。 為此,美國在全球范圍內“打”過兩場有代表性的“能源戰爭”。 第一場戰爭,是以“武力”為代表的“海灣戰爭”。 美國在海灣打了兩次海灣戰爭。 事實證明,美國人并沒有搶走多少石油。 他們無力發動戰爭的目的,只是維護中東的石油生產秩序,強化其在中東地區的控制力。 第二場戰爭,是以“法律”為代表的“北溪項目。 對俄羅斯發動武力攻擊顯然是不明智的,所以,美國人發動了更加隱晦的“法律戰”。 目標,一樣是確保自己在歐洲能源問題上的影響力,削弱俄羅斯依靠能源在國際事務上的話語權重。 為了在能源領域削弱俄羅斯的天然優勢,美國在2017年出臺了《以制裁反擊美國敵人法》(CAATSA)和《反擊俄羅斯在歐洲和歐亞地區影響法》(CRIEEA)。 為了加強對俄羅斯的打擊力度和精度,美國人甚至在CRIEEA第232條專門增加了針對俄羅斯能源管道建設項目的制裁條款。 這些手段的效果不亞于一場“武力攻擊”,不僅成功分裂了俄歐能源領域的合作,也鞏固了美國在歐洲能源問題上的支配地位。 正如美國學者Perter R. odell所言: 控制(這里的)石油,控制(世界的)能源,是美國海外行動的主要任務。 06 見微知著,居安思危! 西方對俄的制裁、俄對歐洲的天然氣挾制,以及此次北溪項目管道被炸。 都再次證明,國家能源安全怎么強調都不為過! 應該認識到,我國“富煤、貧油、少氣”的資源稟賦特征明顯。 在能源結構方面,我國仍保持以煤炭為主的一次能源消費結構,煤炭能源消費總量占能源消費總量比重接近57%,石油占比19%,天然氣占比略超8%,非化石能源占比接近16%。 當前,石油和天然氣等優質化石能源比較缺乏,長期依賴進口。 而且,在未來相當長時間內,我國油氣自供不足仍是不爭事實,作為“大宗之王”石油的戰略地位仍不可替代。 中國的能源安全首先是石油安全,其對外依存度最近幾年依舊持續維持在72%的高位。 每一件事情的背后,都隱藏著國際政治的一些秘密。 北溪項目被攻擊,無論是否造成巨大的傷害,無論是否可以恢復,我們都得重視兩個嚴肅的問題: 1. 中國石油運輸安全怎樣保障? 中國從海外進口的石油,能否確保安全運回國內? 那些漫長的海上石油運輸線,會不會被人為地限制或者封鎖? 這個擔憂早在2003年就已經被提出來。 那就是如何破解“馬六甲困局”,實際上就是在討論如何確保海上運輸的安全。 以后,如果中國建設自己的“北溪項目”,又該怎樣確保自己的能源線安全? 2. 中國如何破解國際大宗貨物(石油)金融交易風險? 目前,國際上的大宗貨物買賣結算貨幣通常都是美元。 即便不是用美元交易,往往最終也會用美元結算。 一旦目標銀行被總部設在比利時的SWIFT金融信息服務系統排除在外,無論出售還是購買大宗貨物,都會變得無比困難。 俄羅斯此次被美國和SWIFT制裁,導致天然氣和石油貿易困難重重,其教訓很值得重視。 一旦中國石油企業或者相關銀行被排除在系統外,將無法購買足夠的石油滿足國內進口需求。 買不到石油,是不是也威脅我們的能源安全? 07 不知道最終查明,會是誰炸了北溪項目。 又或許,這又是一個根本查不清楚的迷案。 其實,是誰對我們來說,答案并不重要。 重要的是我們得從中警醒些什么。 比如,絕對不能讓人威脅到我們的能源安全。 下一篇:沒有資料 |
|
本網站(http://www.tutunesonalin.com)刊載的無縫鋼管-北溪-1和北溪-2居然在一天之內在同一水域內發生三次爆炸等版權均屬于無錫市蘇橋特種鋼管有限公司,未經http://www.tutunesonalin.com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本網站無縫鋼管-北溪-1和北溪-2居然在一天之內在同一水域內發生三次爆炸如原作者不愿意在本網站刊登內容,請及時通知本站,予以刪除,謝謝合作。 | |
本文網址: | |
|
|
聯系我們
無錫市蘇橋特種鋼管有限公司
電 話:0510-85362028
傳 真:0510-85360795
郵 箱:13921511156@163.com
銷售經理:13921511156
聯 系 人:王經理 桑經理 豆經理
地 址:無錫市新區城南路32
生產車間
鋼管行情首頁 >鋼管行情